一直以来关注度并不高的封闭式基金,其规模正悄然扩张,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披露的5月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,截至今年5月末,封闭式基金规模首破万亿元,达到1.04万亿元,较4月末环比增长4.57%。而这也是封闭式基金自2018年6月底以来连续11个月保持正增长。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,开放式基金主导下,投资者对于封闭式基金的需求度不降反升。从去年初兴全合宜的热发,到独角兽基金爆款问世,再到东证资管封基受捧,以及最近科创主题战略配售基金的成立,都带动了市场布局封闭式基金的热情。

权益爆款频现

在超12万亿元开放式基金主导的公募市场下,封闭式基金的规模扩张似乎并不打眼,但此次首破万亿仍值得玩味。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,封闭式基金实现连续规模增长是从去年6月末开始的,彼时该类基金的规模仅有7447.49亿元,份额为7216.53亿份。

从直观数据上看,封闭式基金规模与日俱增,与新基金数量增加直接相关, 2018年6月末,该类基金数量为608只,而截至今年5月末,封闭式基金数量已超700只,达到712只,也就是说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封闭式基金新成立的产品多达104只。

自2017年8月传统封闭式基金谢幕后,市场围绕封闭式基金的探讨已然不多,但不知不觉中,我们会发现,一定期限的封闭式形式,依然受到市场认可,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2018年以来多只权益类爆款基金不断问世。

根据Wind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规模最大的封闭式基金,就是2018年1月23日成立的爆款基金——兴全合宜A,截至一季度末,管理规模达324.75亿元。资料显示,该基金的封闭期设置为2年,到期后转型为开放式基金。

紧接着,2018年6月,华夏3年战略配售易方达3年战略配售等6只“独角兽基金”也火热发行,期间投资者认购热情高昂,最终6只产品也给封闭式基金市场带来了超千亿的规模增量。此外,在科创板上市交易临近的背景下,前三批共计12只3年封闭式的科创基金也将给封闭式基金市场带来近120亿元的新增规模。

封基成公募巨头新宠

除了新发产品外,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,一批较早成立的长期封闭式基金,也凭借稳健的投资业绩,受到投资者追随,在打开申购期间规模突增。如东方红睿丰便是其中典型,数据显示,在2017年6月末,该基金规模还仅有24亿元,但封闭期到期打开申购后, 2017年三季度末,规模达到123.02亿元。

相较于其他基金管理人,东证资管确实较为青睐封闭式基金,去年10月,弱市下东证资管也逆势发行了5年定期开放式基金——东方红恒元,当时该基金发行2天就卖出了11亿元,提前结束募集。去年1月,东证资管发行的东方红睿泽,该基金当时成立规模也高达71.06亿元。在强势吸金的背景下,今年博时基金、汇添富、国泰基金等公募巨头也涌入长期封闭式基金市场,发行相应的权益类产品。

北京一家基金公司市场人士认为,大型基金公司相继成立长期封闭式权益类基金的原因,与此前东证资管在这一产品线成功布局的先例不无关系。长期封闭式基金有利于锁定投资者长线资金,避免因频繁申购赎回等因素影响基金经理的投资判断,以求获得更加稳健的投资收益。不过,上述市场人士也指出,发行长期封闭式基金仍存在较大挑战,基金公司需要积累一定的业绩和品牌优势才能获得投资者认可。

中长期纯债基金成贡献主力

尽管权益类封闭式基金频出爆款,但其实封闭式基金扩张的真正主力还是来源于中长期纯债基金,Wind数据显示,截至6月26日,在纳入统计的841只封闭式基金(份额分开计算)中,中长期纯债基金数量占到550只之多,占比高达65.4%。从规模上看,封闭式中长期债基的规模合计达8558.64亿元,在封闭式基金总规模中占比超八成。

具体来看,包含中银睿享定期开放建信恒瑞一年定开等在内的14只中长期债基规模超百亿,其中中银睿享定期开放基金规模最大为240.96亿元。从基金名称上不难发现,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实际为机构定制的定期开放式发起式基金。而在全部封闭式基金中,整体的机构投资者平均比例也超过70%。

长量基金资深研究员王骅也指出,在封闭式基金中,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定开债基占比较大。该类产品受追捧的主要原因在于,根据相关规定,普通债券型基金的杠杆率不得超过140%,而定期开放式债基封闭运作模式拥有200%的可操作杠杆空间;其次,由于本身定期申赎的特质,在封闭运作期,可以有效防止流动性冲击,保证基金规模相对稳定,也有益于提高基金投资组合久期的稳定性,因此这类产品获得投资期限较长、风险偏好也较低的机构投资者青睐。